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

2016-08-13  |  

  2、尝试练习。

  (1)填空

  15÷ 3= 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18÷ 6 = 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看算式说出意义。

6 ÷ 2 = 3
12 ÷ 2 = 6
12 ÷ 4 = 3
20 ÷ 4 = 5

  (3)完成教材13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1、2题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实践经验。教学时,由分物品的具体情景引入“平均分”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4、质疑。

  《小学数学课标》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接着教师及时解答或请同学帮助解答。

  (五)巩固练习

  众所周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读出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 ÷ 2 =   10 ÷ 5 =   12 ÷ 3 =

  此题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2、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15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15 ÷3 =

  (2)把15个梨,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 ) =

  (此题的练习,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3、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1)把18棵树苗,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2)小冬把6只兔子,平均关在3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3)妈妈买来10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 讨论:为什么列式是“10÷2”,“2”是从哪里来的。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承先启后。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沪教版二上《2的乘法》教案
西师大版二上《4的乘法口诀》教案
西师大版二上《解决问题》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上《复习》教案
新课标二上《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上《认识厘米》教案
苏教版二上《认识厘米》教师实录
苏教版二年级上《认识厘米》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用数学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教案
新课标《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