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

(六年级下册)

人教新课标六下:《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评课议课(4)

2012-03-02  |  

  马主任:刚才姜校长说的,详细不是泛泛的说,每一条没一点都是分析到点上,要根据你统计的数据来说,每一项内容都要有一个具体的分析,中间还要加上具体的片段,所以我们的观课报告就应该这样写,有理论有实例,尤其对某个片段围绕观察点来写,不是泛泛的说,更不是一段理论放在这,这个理论放到哪都行,这样做肯定不行,首先找一段理论要结合片段,把理论恰当的运用的片段中。所以观课报告,大家一定要用心去写,去搜一些相关的知识,要为自己所用,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让人家看着舒服。

  张宏:刚才听了姜校长的话大家应该明白观课报告怎么写了,可能刚开始大家不会写,这样大家回去再按照这个再修改一下。

  张岩:我来接着说吧。我和刘延燕统计的是教师提问有效性,我说说我的看法。纵观整节课,王斌老师一共提问37次,有效提问35次,每一次提问,学生都有回答,其中集体回答10次。王老师在理答方式上追问22,没有打断或代答、重复答案,激励称赞的3次。从有效提问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围绕本课例的研究问题以及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提问有效性较高,指向性都很明晰,设计合理,能够引发学生理解应用。例如: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比例?这是一个“识记性的问题”;观察这些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综合分析,寻找比例的意义。其它各问题的设计也符合该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从感知、了解到理解、应用的过程即是答疑、释疑、质疑的问题引思过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目标的落实,对课堂的个性化解读均蕴含在一个个问题之中,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追问也很及时并且有效。从学生回答的数据看,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均作出了回答,个别问题能有2至3名学生回答,体现了同学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同时有10个问题是齐答,也符合实际情况。例如练习时让学生集体判断每一个式子是否成比例。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式的太多,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

  刘延燕:从教师理答的数据上看,王老师主要采用追问的理答方式,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进一步的追问体现了王老师的教学机智。追问中也能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抓住提问的本质。但是鼓励称赞的比例数却较低,反应出老师在面对学生回答时心急、无所适从的一面,缺少鼓励的话语及恰当的评价,再有个别学生在回答时,有些语言表达欠妥,老师未能及时指出改正,这是老师需要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华荣:这个地方她们分析的一条一条的很清晰,但是每一条咱们还是要以课论课,用数据,拿事实来说话,每一条都要加上一个事实,每一个都要加上一个例子或者加上一个片断来分析,这样泛泛的讲很空。再比如你刚才讲的有的还可以再充实一些,比如你刚才说教师称赞鼓励性的比较少,只有几个,要有数据,从一堂课来看,明显比较少,用事实来评价这节课的话,就直接导致这节课学生的情绪不高,老师热情的鼓励直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这一方面再进行一下渲染。

  张宏:武老师也弄这一块,是吧?

  武昊:是,但是我们有些数据不太一样

  马华荣:你们的数据必须统一,凡是你两个、三个弄的一样的数据先汇一下,你们呈现上的观课报告必须是一样的。

  姜楠:我这有些数据也和她不一样,两个组的可以不一样吧。比如教师提问,我统计的是36次,他们统计的是37次。

  马华荣:应该是一样的,如果当时没统计清楚,回头再看录像。

  武昊:我和赵英老师从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角度来分析。教师总共提问了37个问题,其中教师有效提问达到32个,无效提问5个。提问的指向性清晰,层次以理解应用和综合分析评价为主,只有5个是有关识记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以个别回答为主,为27次,集体回答10次。组织学生进行了3次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因为教师的提问指向性清晰、目标明确,所以学生能够比较积极的思考,较准确的回答提问。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12次重复答案,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追问,追问的次数达到了14次,一步步引导学生清晰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赵英:我也补充一点,纵观本节课,学生回答问题的面不是很广,主要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虽然教师每次提问都给学生留有一定思考的时间,但个别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有的只有短短的1—2秒钟,只有4次思考时间在2秒以上。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无法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鼓励和称赞,但感觉上评价的力度还不够,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问上还应注意:(1)提问设计要求缜密。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要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括七个方面:①何处提问;②何时提问;③提问什么;④如何提问;⑤提问谁;⑥可能出现的情况;⑦如何评价等。(2)对学生的情况要“胸有成竹”提出的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会怎样应答,不同层次学生有何不同,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设计的提问才有效。

  王燕:刚才老师们说的都很具体,下面我从时间分配方面来谈谈我的观察结果。第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3分钟。国旗导入简洁明了。二、自主探究新知与应用(一)比例的意义10分钟(二)生活中比例的应用3分钟(三)比例的基本性质6分钟。三、巩固应用环节 ,练习一4分钟,判断对错练习二4分钟,各数组成比例6分钟。四、拓展延伸,练习三柯南破案2分钟。五、全课总结环节3分钟。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练习题
[小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初步知识》单元教
人教版六下《统计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表》说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实际测量》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实际测量》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