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年级上册)

四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搞设计(3)

2014-08-30  |  

  每一个文本都会出现很多的教学元素,我们该如何进行取舍,以达到一课一得,这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来说:过渡、对比、故事发展顺序、各种描写等写作方法;学生朗读指导;概括课文内容;识字写字等等方面,太多的教学元素供我们选择。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想,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文本秘妙)、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课标的明确要求等方面。

  中年级学段关注“词句段”的教学,我以“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为例来谈一谈这篇课文的教学。

  首先,整个文本简单来说就是两个词语之间的碰撞——“中华不振”和“中华崛起”。

  于是,结合前面的分析和课例比照我们可以想见:这一文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中华不振”的深刻体悟环节。而这一环节出现了两个小故事——“耳闻”和 “目睹”。两个小故事中,“耳闻中华不振”对周恩来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他只是对这一说法产生了疑惑,对租界产生了好奇而已。为此,这一过程可以简短认识。而真正对周恩来起到决定影响的是“目睹中华不振”这一场景——文中有言: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而在这个场景中,太多的对比出现给周恩来以强烈的震撼:

  1、“租界内”与“租界外”。文中虽然只写了租界内的繁华与热闹,但租界外的情境不难想象——文中的“大不相同”一词很清晰的表达了这一点。

  2、“妇女的哭诉”与“洋人的得意扬扬”。

  3、中国巡警“本应惩处洋人”与“反而把哭诉的妇女训斥一通”。

  4、“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与“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5、“中国的地方”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在引领学生朗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发现“中华不振”,会与少年周恩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从师生对读中发现“对比”这一写作的表现手法的妙处。

  当一切基础砸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确立已经成为必然,我们何苦多讲?

  如此,工具和人文在我们的教学中能够得以融合!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瑞雪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三颗纽扣”的房子》教学设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扫一室”与“扫天下”》教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散落的钞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月光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四上《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