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

2016-11-09  |  

  (三)运用正确教育方法。

  首先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当前家长在观念层最普遍的问题是溺爱和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这反映出家长过分的焦虑心态,而这种焦虑心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所以,要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意识,让家长明白在人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不可缺少的,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再孩子日后的人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良好的家庭教养的直接结果。在树立了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念之后,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要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知道一些道理,但缺乏方法,有时往往还会因为方法不当而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让家长尝试运用养成教育法,通过情景教育、榜样示范、行为操练、家园同步等做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把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上,帮助幼儿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可以让家长学习补偿性教育法,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幼儿,除加大养成性教育的力度外,积极采取心理保健措施,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及治疗,这样的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行为矫正法、游戏矫治法、家庭支持性矫治法、团体训练法、社会治疗法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注意幼儿园各项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的渗透。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比如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在游戏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期主要形式的活动。游戏是儿童合群性、独立性培养的极佳手段。比如在角色游戏、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中能让幼儿体验到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利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比如在生活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合作团结精神,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形成集体感;利用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良好心理特征形成的有效方法。比如利用感统训练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心理品质。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