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

(二年级下册)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2)

2013-01-29  | 泼水节 傣族 西双版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材说明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过少,所以在教学上重点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并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

  3.导入新课。

  二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屏幕呈现傣族人民泼水的欢乐场面。

  2.去了西双版纳你最想干什么?

  3.师生共演坐火车去西双版纳。

  三整体感知体验欢乐

  1.自由朗读课

  (提醒朗读时注意读书姿势、表情等)

  2.课件出示问题。

  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泼水的句子和欢乐的场面吗?试试看,相信你能找到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完整,并对回答好的同学,老师示范表演泼水的动作并送上祝福的话。)

  3.屏幕出示泼水场面。

  ①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画面。

  ②师生共演泼水的动作。

  (让学生知道应一边泼一边送上祝福的话。)

  ③指名表演。

  A 生评。

  B 询问有几种泼水动作。

  (老师举例点拔,让学生明白灌和泼的不同之处。)

  ④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内容:“开始泼水了,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⑤指名读,师生共评。

  ⑥个人大挑战比赛读。

  4.傣族人民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呢?

  ①生生互说。

  ②生自由朗读。

  ③小组比赛读。

  5.如果你是傣族人民,泼水节这一天早上你会干什么?

  四巩固练习,推向高潮。

  (师带“记者证”)

  1.傣族人民你们好,我是灵宝电视台的记者,询问一下,老爷爷你为什么要在清水里滴香水,撒花瓣?

  2.小朋友,你的身上湿淋淋的,你高兴吗?

  3.老妈妈,天色已晚你怎么还不回家呢?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4.让我们看着这优美的环境,听着舒缓的音乐,跟随老妈妈一齐参加其他的节目好吗?(“老妈妈”领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会祝福,练习说话

  西双版纳这里的景色迷人,傣族人民热情,更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真是不愿离去,在临走之时,把你们美好的祝福送给傣族人民好吗?

  六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师生表演坐火车回学校。

  2.屏幕出示:“吉”“祥”“淋”“湿”

  A 交朋友

  B 说说喜欢哪个词语

  C 识记方法

  D 书写时注意事项

  E 书写

  七课外延伸,选择练习

  1.把这欢乐的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

  2.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目。

  3.依照《欢乐的泼水节》,任选一个其他民族有代表性的节目简单介绍。

  ★ 精选资源二:

  角色体验,促进感悟的有效手段

  【案例】

  教学内容: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自然段

  教学片断:

  师:(媒体出示课文)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这一段有几句话?该怎样把每句话读好?

  (生自由朗读。)

  生:这一段共有5句话。

  (出示第一句)

  师:谁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组织评价。)

  生:我觉得她“早早地”读得很好,让我们觉得人们来得很早很早。

  生:老师,我还觉得她“端着”、“提着”这两个词也读好了,好像真的一样。

  师(面朝指名读的学生):你读得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我是一边读着,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着这个情景。

  师:是啊,边读边想是读好书的有效方法!谁还想早早地来泼水?

  (指名多人读,有的学生还加上了动作。)

  师:大家来得可真早啊!可是,离泼水开始的时间还早,你们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呢?

  生:我想早点儿到街上,等泼水的时候一到,就可以尽情的玩耍了!

  生:今天是我们的节日,我要多准备好一些香水、花瓣,让街上的水又多又香!

  生:我要找到我的朋友们,大家一起来庆祝这个欢乐的节日。

  师:是呀,大街上的人们越来越多,大街的两旁——(生接读第二句)

  生:老师,我想加上动作来读这句话!

  师:好!

  (生边加动作边读,同学们不禁鼓起掌来。)

  师:谁还想来为大家准备一些清水?

  (许多同学加动作读。)

  师:街上的花香越来越浓,赶来的人潮如流,大家说着、笑着、等着、盼着,终于,开始泼水了!谁先来泼一泼?

  (依次指名两人读)

  师:谁再来泼得欢一些?

  (有两生自告奋勇合作着来读。)

  师:老师看着你们泼得这么快乐,也想来泼一泼,好吗?

  生:好!

  (师范读,生情不自禁的做起了动作。)

  (看媒体播放泼水节实录片段。)

  师:让我们走进泼水的人群,一起来泼一泼吧!

  (群生边加动作边读课文,师相机板书:湿淋淋——笑开了花?)

  师(走近一个学生):这位小姑娘,你全身湿淋淋的,怎么还这么开心呢?

  生:今天是我们傣族人民的新年,我又长大一岁了,当然开心呀!

  师(走近另一个学生):这位老爷爷,您年纪大了,身上都是水,赶紧回家换衣服吧!

  生:年轻人,你不知道啊,我们傣族人都喜欢过泼水节,谁身上泼的水多,谁来年得到的幸福就多,我才不怕衣服湿了呢!来,我再给你泼盆水!

  (说着,朝老师做了个端盆泼水的动作,众生大笑。)

  师(若有所思的):哦,原来是这样!

  生:课文中也是这么说的!

  (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相机板书:清水——吉祥如意!)

  (连读整段,练习背诵,略。)

  【反思】

  小语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加强角色体验,是指让学生充分参与言语实践活动,真切地感知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加深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

  这个教例中,教师以“把课文读好”这个简化的教学目标为指引,通过读读、评评、说说、演演等方式,积极创设傣族人民泼水的热闹情境,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傣族人民用泼水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别人表达着美好的祝福。老师精心设计的现场采访,自然而又贴切,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让学生如临其境,深深体验到了泼水开始时人们急切的等待、泼水时的热闹和欢乐之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学生的评价语言,诸如“大家来得可真早啊!”“哪些同学还想来为大家准备一些清水?”“谁再来泼得欢一些?”……他们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妙语如珠,整个课堂“妙”、“趣”横生!

  杨再隋教授说过:“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过程,教师要适时引起学生思维冲突。——体验课文的情感因素并与之共鸣,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个教例成功的成功也因于此。

  ★ 精选资源三:

  (一)欢乐泼水节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 “桑勘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主要活动有浴佛、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要按傣历计算,大致在公历4月14日、15日、16日这3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 (空日),是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主要的活动地点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及其它各地,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泼水节的神话来历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动人的神话。

  相传,创世初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创世神见此情景,委派天神捧麻点腊(又名混桑或帕雅桑)把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他按时降雨、放热、降温,使冷热、雨水与人间的农时相符,为人间造福。捧麻点腊自恃法术高明,神通广大,既不关心人类,又不遵守天规,乱显神通,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升温就升温,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各种灾难接踵而来。

  有个智勇双全的傣族青年名叫帕雅晚,他亲身经历了人间的种种灾难,决定把人间从灾难中拯救出来。他用木板做成翅膀,飞到天庭,找到创世神诉说了人间的灾难。于是创世神免掉捧麻点腊的职务,另派英达提拉神掌管天地的风雨冷暖。可是捧麻点腊不肯交出权力,仍在乱兴风雨。英达提拉决心制裁捧麻点腊。他变成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去引逗捧麻点腊的七个女儿。七位美丽的姑娘都深深爱上了这位聪慧、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眼看时机成熟,便把她们的父亲如何作恶之事说了出来。七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早就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深感不满,听了小伙子的话更是义愤填膺。为了清除人间的灾难,她们决定大义灭亲。

  从此之后,七姐妹对父亲百依百顺,深得父亲的欢心。捧麻点腊见女儿们如此听话,感到非常高兴,在谈笑中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诀。他告诉七个女儿,火烧、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赛宰"("弓"为弓、"赛"为弦,"宰"为心,意为"心弦弓")。一天,姑娘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趁父亲酣睡时悄悄拔下父亲头上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心弦弓",当她们把"心弦弓"对准父亲的脖颈时,捧麻点腊的脖子就断了,头颅一落地就冒起火来,邪火到处蔓延。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只好把头颅轮流抱在怀里,直到它腐烂。轮换时,姑娘们都要打来清水,泼在怀抱头颅的姑娘身上,冲去她身上的污迹遗臭。

  捧麻点腊死后,英达提拉便开始掌管风雨冷暖大权。从此人类又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后来,人们把捧麻点腊死的这天定为全年之首--新年。为了纪念七位为民除害的仙女,过新年时,人们都要互相泼水为她们洗去身上的污血,扑灭她们身上的火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泼水习俗。

  (三)多彩的节日活动

  除了场面壮观的泼水狂欢活动,泼水节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主要有浴佛、堆沙、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

  赕佛(又叫浴佛):是指在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从寺庙把佛像搬出来用香水清洗,把从佛身上滴下来的水收集起来,带回去为朋友、亲戚清洗和净化,求吉。

  堆沙:就是大家在一起把沙子堆成一堆,烧上香火,诵经念佛,求佛佑人。

  龙舟比赛: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会举行划龙船的比赛。把木船扎上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放高升:夜晚,各村寨都要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放孔明灯: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丢包: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此外,放河船、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四)周总理与泼水节

  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声名远播与一个共和国伟人的名字--周恩来密不可分。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来西双版纳,正遇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他便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当年景洪交通闭塞。周总理乘飞机到达思茅后改乘汽车。澜沧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只能乘渡船过江。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涌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

  四月的版纳正是凤凰花盛开的季节。火红的凤凰花树下,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手拿银盆与各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难忘的泼水节》,记述的就是这个温情感人的故事。从此以后,西双版纳景洪在全国乃至世界逐渐出名,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周总理在景洪期间,视察了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的橡胶园,鼓励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为把西双版纳建成祖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而努力。

  周总理和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纪念址位于景洪市曼听村的曼听公园。它已成为西双版纳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的纪念地。1984年公布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 主备人表格式教案: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二年 设计人:李强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欢乐的泼水节》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学习者分析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解决措施:通过多种方法、多层次地朗读进一步体会用词的精当。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解决措施:通过课件,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泼水的“泼”。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

  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1、学生认读生字

  4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水桶 互相 湿淋淋 幸福

  象脚鼓 赛龙舟 不肯离去西双版纳 凤凰 傣族 吉祥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生字词。

  (2)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14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1.指名回答。

  2.齐读课文。

  6

  。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2.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

  3.“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6

  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后,引导其真切地读出心中的感受。。

  五、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互、泼、离”: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指导写字。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

  第二课时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

  1、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泼水节,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来听着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看看画面(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

  师生背第一节。

  6

  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感受异地风情,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2)说说人们准备的情况。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盼望着过节?

  (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

  (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

  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3、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师生观看。

  4、指导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生交流

  3、想像当时情景。

  4、学生做动作

  5、理解句子

  6、多种形式朗读。

  20

  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一句。

  2、指导朗读:

  3、理解:

  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快乐?

  4、齐读课文四、回归全文

  1、学生读文。

  2、讨论理解

  3、读全文。

  9

  读文欣赏,感情升华。

  板书设计

  20.欢乐的泼水节

  提 端 滴 撒

  灌 泼

  吉祥如意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2)》摘要: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过少,所以在教学上重点让...
相关文章《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小蝴蝶和毛毛虫》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学棋》教案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春雨》教学实录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教案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设计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学棋》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