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那间小木屋

(三年级下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桃林那间小木屋》教学片段

2016-03-04  | 桃林 一环 名学 

  一、谈话引入,情境激趣

  1、老师课前想和同学们聊一聊,同学们有过采摘的经历吗?请把你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指2名学生回答。老师接着小声的回答动情地说:“今天想和大家进行一次奇妙的采摘。”

  2、幻灯片出示:桃林图片,上面有三个词语:桃子——自摘——三千米

  师:在美国的一条公路旁,有一块立在公路边用大红漆写在黄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摘———3千米。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皱起了小眉头,那请你说一说,你有什么疑问呢?2名学生回答。

  师:“伸出小手,请跟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着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采摘的过程,自己采摘时心情如何……一环紧扣一环地引导孩子们逐渐走进文本。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入情如境地的教学设计,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二、整体感知,扎实训练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师:书中的新词,你都认识吗?下面我们开火车读词语,如果他读的好,我们跟着一起读一读。幻灯出示词语(略) 读到“欢吠”一词,师:吠是什么意思?欢吠是什么意思? 读到“馋涎欲滴”一词,师强调:“涎”读什么?什么偏旁?与什么有关?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然很快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教师顺势小结:有时解决一个关键字,整个词语的意思都解决了。

  2、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课文的研读中,静静地、静静地思考着,小手逐渐高举,越来越多。我一直认为,教学中采用默读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思考。

  师:想一想,我和作者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 有四名学生汇报,教师边听汇报,边提炼出“看牌、自摘、感受”板书,并且及时评价了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看板书:“谁能看板书提炼的词语概括课文内容?”学生概括后,及时交代“这是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这一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不仅懂得了叙事文章概括的一种方法,同时这样的教学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们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教学而在慢慢的成长,慢慢地学会学习,慢慢地掌握学习技巧,在积累中变得知识丰富。教师将会逐渐达到由“教学”到学生“会学”的最终目的,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问统全篇,悟读展精彩 整篇文章的分析,只有一个问题统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木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书中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一共进行了至少6次汇报。 暂举例如下;

  在学生初次汇报时,学生找到了“汽车行驶了大约3千米时,我看见了一道木栅(zhà)栏,围着一个小木屋,屋后有一片桃林。”教师追问:“还有没有描写小木屋的词语或者句子?” 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幻灯出示:“汽车往回走了十几米,我不禁停住车,再一次回过头去,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桃林,那间小木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pǔ)实而又纯(chún)洁的地方。”

  师:木屋还是那间小木屋,为什么作者在离开的时候,会久久地注视着那间小木屋?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启发:“你认为哪些地方突出了小木屋的特别?”

  生1: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指引方向。

  师:“指引”这个词语用得好。一次又一次的红箭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2:木屋主人很细心。

  师:还从哪句看出小木屋的与众不同?

  生:“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5元钱,请自己摘,然后把钱放在篮子里。祝您愉快!”

  师:把“然后”换成“一定”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1:不好,有强迫的意思。

  生2:然后更好,更体贴。

  师:我们抓住了一个细节,感受到了主人的什么?

  生1:热情

  生2:“朋友,欢迎您。”欢迎是热情,“您”是尊重。

  生3:“祝您愉快!”看出主人热情。希望来人喜欢这个地方。

  生4:“5元钱,请自己摘”不管摘多少都5元,大方。

  师:把你的感受放入字里行间,读一读。学生练习后,指生朗读。教师接着学生的朗读,顺势而导:“您听出来啦吗?他把那个醋意突出出来了?”

  生齐答:“欢迎”。

  师:为什么把“欢迎”突出出来呢?

  生:突出热情。

  师:再放入感情读一读。

  师:看,在“祝您——愉快!”后年是“!”读时语调要上扬。

  这时,有个孩子说:“我读的比他们好,让我读!”老师及时评价:“一次比一次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又分男、女生读了两次。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小木屋的与众不同?

  生:第四自然段“小狗”,小狗遇到陌生人是“狂吠”,而文中却是“欢吠”。

  师:老师发现你把读书和生活联系起来了,读一读文字,我们发现小狗不是看家护院的,是训练有素的。学生不自觉的发出“啊”的惊讶声。

  师:让小狗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桃林吧!

  生1:看到桃子忍不住馋涎欲滴啦!

  生2:看到桃子忍不住馋涎欲滴了。

  师:真好,刚刚认识的词语就能用上了。(然后及其自然地引导想象,理解词语) 请像老师这样,摘一个桃子放在手心里,使劲问一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想一想,像老师这样,(闭上眼睛,深深地闻一闻)香味到哪了?三名学生汇报。

  师:请带着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想象读一读这句话吧!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分析后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在这一部分教学环节中,每个细节,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细心的酝酿与思索,有些重点句子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推敲。如:在第四次汇报时,教师改掉了以往教学中读一读认一认,组个词,造个句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巧妙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在文中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先看一看桃林,再闻一闻桃香,闭眼感受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使得“馋涎欲滴”与“沁人心脾”两个词语在体会和感悟中植入了孩子的心灵,提升了情感。这样颇费心思的设计,耐心地引导,既淡化了说教的指导,又使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落实得更加效而无痕迹。

  总之,她的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教师基本上遵循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你看她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婉约温柔,时而循循善诱,时而轻快灵活,时而满身诗书,时而平和睿智……她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他们自身内功的扎实与深厚。“花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袁老师这节课我认为达到了五个优化,即: “优化了教学目标,优化了问题设计,优化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师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连接点,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木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一个问题,统领整个一节课的阅读训练。并且及时捕捉学生回答问题关键,抓住了技能的训练点、智能的开发点、着力使学生形成多种能力,有概括能力、联系生活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联系上下文释词能力、咬文嚼字的分析能力等等。袁老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统观全局,分清层次,有详有略,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系统,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其实对我们老师来说,听到这样一节优质课也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桃林那间小木屋”教学片段》摘要:逐渐走进文本。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入情如境地的教学设计,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二、整体感知,扎实训练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
相关文章爷爷寻找小木屋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练习题(三)词
人教实验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题白雪公主的小木屋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相关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教学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给予树》教学实录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给予树》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