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六年级下册)

小学六年级下《林海》片断赏析浙教版

2015-02-07  | 兴安 林海 兴安岭 

  教学《林海》这篇课文时,老师智慧地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大胆地改变原有教案的设计步骤,有效地推进了教学的深入:

  师揭示课题:一棵树为木,两个树成为“林”,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林称为“林海”。课文中的林海在哪里呢?(学生交流)

  师:老舍笔下的林海是指我国黑龙江省的兴安岭。

  师指导学生区分“林”和“岭”的读音与含义。

  ……

  在整体了解全文的基础上,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节描写“岭”的“多”、“温柔”的特点时,有一学生质疑:既然文中写“岭”很多,那么课题为什么是“林海”而不是“岭海”呢?这一问题很有思维深度。教师及时调整预设中的教学内容,抓住这一问题,带领学生围绕这问题深入研读文本。

  1、先顺着问题让学生学习“林”的部分,通过品味地读来理解“林”的“多”、“绿”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兴安岭的“岭”上片片的是树林,所以作者说“的确是林海”。但这只是称“林海”的原因之一。

  2、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深挖文本,课文后部分写了兴安岭的“美得不空洞”,让学生体会“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在林场,工人们伐木取材,造林护苗,所以“林”是兴安岭取之不竭的宝藏,这样一步步深入研读文章,最后学生不仅明白了:为什么课题称为“林海”,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随时会遇到预设不到的“节外生枝”,虽然对我们当时正在进行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其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能有利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文本相关的生成),因为这种冲击都会激活我们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有洞察捕捉此种信息的能力,能敏锐地抓住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即兴创造的火花,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学习活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充满着动态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创新。正所谓——节外生枝收获多!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小学六年级下“林海”片断赏析浙教版》摘要:大片一大片的树林称为林海。课文中的林海在哪里呢?学生交流 师:老舍笔下的林海是指我国黑龙江省的兴安岭。 师指导学生区分林和岭的读音与含义。 …… 在整体了解全文的基础上,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第...
相关文章录像指导作文教学整体构思《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断赏析《鸟岛》教学赏析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