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连加连减 教学案例与评析(4)

2011-08-02  |  

  二、跳出教材的框框,以现实的眼光更新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的目标、方式、手段也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任何教材都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与现实生活实践相比,都会显示一些滞后。教师应跳出“以本为本”的狭隘框框,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情形和教学新经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大胆对教材作出创造性加工、处理,使教学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介物。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既要以教材为依托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把连加连减单设一节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连加连减的算式进行对比,掌握运算顺序,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在列式方法的探讨中,不拘泥于教材所呈现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多种列式方法。把连减的例题也做了改编,原先呈现的是原来有8只小鸡,先两次离去的都是两只,改变成先跑走1只,又跑走2 只,既能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又利于同连加进行比较。

  三、跳出应试的框框,以“再创造”的眼光展示探索过程

  当前,应试的阴影乃占据着一些老师的头脑。在他们眼里,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的思维活动宁可跟从,不可超越;只择其一,不求多样;只问结果,不求过程;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学习过程单一,缺乏创新与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跳出应试的框框,用“再创造”的眼光设计教学活动,把“已完成的数学”来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与平台,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陈旧的模式中,师声问答沿袭成一个固定框架,学生只能循着教师的思路前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极为不利。为此,我在课堂上倡导学生大胆质疑,师生、生生间平等地交流数学思想,讨论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交流、争辩,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共同发展,构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节课中在探究连减时,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我看到了学生在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了新知识。稚气小脸上透露出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意志品质得到了体现。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相互质疑,共同讨论,把原本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互相质疑、释疑的情景中自主探索,教师只是适时地引导,更多的是于学生一起探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索,主动发言的习惯,又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跳出教师的框框,以学生的眼光改进教学评价

  在头脑中已形成太多思维定势的教师眼里,数学往往单一、标准的,而在天真烂漫的,富有想象的儿童眼里,却是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应是学生的数学。教师要不以教师的权威去压抑学生,更不能将成人化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而应“蹲下身子”,以学生的眼光去思考、欣赏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度接纳学生“异想天开”的不同见解,积极改进教学评价。

  综观整节课,情节跌宕,一气呵成,使人回味无穷,学生在小小课堂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了在大社会遨游的无穷乐趣,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方法在交流中领悟,情感在交流中升华,课堂已真正成为了他们交流的场所、展示的舞台、生活的缩影!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西师大版一上《0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上《6~10的认识》教案
新课标一上《加法》教案
新课标一上《10》教案
人教版一上《9加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上《6和7》教案
新课标一上《9加几》教案
北京版一上《认识图形》教案
人教版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